中国财经晚报
博物馆中研妙法 ,田间地头验真知
——访根河市天宏食用药用菌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韩世安
韩世安,1947年9月出生,共产党员,根河市政协委员,根河市天宏食药用菌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曾任根河林业局好里堡经营林场生产场长、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讲师、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食药用菌研究课题组副组长等多项社会职务。多年来,韩世安怀揣着对人类健康事业的执着追求,始终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大方向主题,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攻克了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多项技术难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赞誉。
匠心独运 良种优培增产值
于2022年7月17日,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政府的资助下创办了“灵丹荟博物馆”,观众免费。展柜24个、展品517件,其中菌类标本82类、211件;工艺标本116件,论述篇19幅,宣传篇18幅,照片23幅,证书5个……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灵丹荟博物馆”,从牌匾的择文、书写、篆刻到布展设计,均由创办人韩世安亲力亲为,博物馆不仅以丰富的展品展现了菌类文化与工艺之美,更成为了传承自然知识与地域特色的重要窗口。
如今,食药用菌产业已成为继粮、油、果、蔬后的我国第五大农业种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据统计,2024年我国食药用菌总产量已突破4200万吨,产值超过3500亿元,带动全国2200多万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小蘑菇变成大产业、造福民生福祉,背后是其坚持不懈、科技创新的力量。作为根河市天宏食用药用菌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已经年近80岁的韩世安老师,历经多年攻关,通过食药用菌育种、栽培、加工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推动着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做好中国人自己的食药用菌大事业,是韩世安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20世纪90年代,韩世安在担任根河林业局好里堡经营林场生产场长期间,面对林业转型的严峻挑战,他敏锐地抓住机遇,带领着苗圃职工大胆尝试黑木耳、滑子菇、平菇等食用菌的人工栽培。这一开创性的探索,不仅成功地帮助林场职工实现了转产增收,更成为韩世安日后深耕食药用菌产业的重要起点。
1998年退休后,韩世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中。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他受聘担任根河林业局和根河市再就业培训基地的菌类栽培技师,十余年间,义务为林业职工举办食用菌种植培训班,累计培训近千人,带动大批转产职工实现了脱贫致富。于2003年,在中国冷极之称的根河市,利用桦木锯末培育出了”白灵菇”,单体鲜菇最大重量350克。2006年后,他的科研方向转向了大兴安岭珍稀药用真菌的开发,通过反复实验,成功分离培育出松针层孔菌、裂蹄木层孔菌等具有抗癌潜力的野生菌母种,不仅填补了我国药用真菌研究的空白,更为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科研样本,彰显了一位基层科技工作者的执着追求与社会担当。
在韩世安看来,“菌菇不只是一盘菜”,必须走向深加工,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健康价值。为了更好地学习,韩世安拜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作喜教授为师,协助刘作喜教授完成了《实施现代高新技术农业生态环境示范园液体深层发酵的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野生松木层孔菌新药保健品研制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野生木蹄层孔菌新药保健药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等。很多时候,为了找到优质的菌种,已经退休的韩世安不辞劳苦,一步一个脚印、一株一株地寻找,不仅练就了夏天不怕蚊子咬、冬天不怕狂风吹的“技能”,还让家人慢慢从心疼、反对的态度转变为理解。
生生不息 精研加工有高效
小小一株菌,情接万里长。多年来,韩世安分别被根河林业局、根河市劳动再就业局、根河市星光之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单位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食用菌技术栽培技师、培训学校老师等。他先后为满归、阿龙山、库都尔、莫尔道嘎等林业局及根河森警部队、好里堡、免渡河等地的职工、家属免费办培训班,也曾被外省请去参加学术交流会、培训会等,他怀揣着一位老技术工作者的大爱与友谊,不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无论是在哪里,韩世安都坚持全面负责,对菌农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并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菌草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不断简化、优化、改进,直到最普通的农民也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由韩世安带头自主组织分离的母种,实验栽培的松桑黄成功,实结体重10克,属国内首创,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珍稀药用真菌人工培育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松桑黄的规模化种植和药用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松桑黄中含有蛋白多糖、三萜、黄酮类等提取物,具有超强的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活性等功能,可以被利用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细胞向癌细胞发起攻击的一种天然珍稀物质。桑黄味微苦、性寒、入肝经,能清泻肝火、行气,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抵抗癌症的治疗作用,且对人体无毒无害,具有明显的保肝、护肝,抗肝硬化,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尿酸,降血脂,防治高脂血症,抑制前列腺增生,预防前列腺肥大等功效。韩世安的成功培育,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早从1998 年起,韩世安就开始潜心研究“被遗忘的灵丹妙药”一书,并服用自己探集的大兴安岭独特的野生药用菌加工成菌茶,治愈了自己多年的风湿骨痛、手脚麻木、尿血风湿等病状,他还会为患有糖尿病人群配制菌茶,经本地市的公立医院检测,疗效显著。
在前进的道路上,韩世安始终秉持着“科技为民、奉献社会”的理念,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浪潮中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作为根河市政协委员、呼伦贝尔市优秀乡土人才,他不仅撰写了《根河高寒地区黑木耳栽培新技术》《高寒地区栽培白灵菇技术》等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文章,更在2014年创办了根河市天宏食用药用菌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韩世安始终把握住大健康时代的脉搏,坚持以“健康服务”为宗旨,在高寒地区食用菌栽培这一特色领域深耕不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追求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韩世安看来,特色产业发展既要紧跟时代的需求,更要坚守服务大众的初心,而这正是他能够从一名曾经的基层技术员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的关键所在。
基于常年的深入实践,2022年7月初,韩世安应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政府邀请、在全国文明村镇友联村创办了“灵丹荟博物馆”,该馆创新性地构建了集菌种库、活体库、有效物质库、基因库和信息库于一体的“五库”体系,打造了行业领先的食药用菌种质资源保育平台,为全球菌物的多样性保护贡献着中国智慧。作为博物馆的唯一负责人,韩世安坚持亲自管理并免费为参观者提供专业的讲解。2023年5月,其科研价值获得了国际科学院刘永学院士的高度认可,双方就共建北京中科院分馆及联合开发大兴安岭特色菌业达成了合作意向。“所有研究需求都可以从我的博物馆溯源,推动菌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25年4月初,在韩世安创办的“灵丹荟博物馆”内,又办起了“康养室”。免费为本地创业者示范、培训。——韩世安这番朴素而坚定的承诺,彰显了一位中国菌物学者守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与担当。
返璞归真 闲烹时光健康长
多年来,韩世安始终将培养菌物学科创新人才视为己任。他潜心钻研,不断完善菌物学理论体系,发表了《松树桑黄袋式栽培与液体菌制作新技术》等重要研究成果。为推广食药用菌知识,他先后为各级农业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讲授“食药用菌的保健、药用价值”专题课程,并受邀为职业培训学校系统地教授食药用菌栽培及加工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他不仅推动了菌物学科建设,更为行业输送了一批批实用型技术人才,构建起了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全覆盖的专业人才培养链条。
“一名菌物科研人的初心与使命,就是要做强中国‘菌种芯片’,端牢中国‘菌粮饭碗’,守护好国民的‘药食同源大健康’。”韩世安用实际行动示范,现代科研工作者既要进得了实验室,也要下得了试验田,要把论文真正地写在祖国大地上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
“呼伦贝尔市优秀乡土人才”“全国科普人物典范”,韩世安带着无数学员实现了“脱贫梦”,帮助很多老百姓实现了“健康梦”……在获得了诸多荣誉后,韩世安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他更大的梦想是让中国发展为食用菌产业强国,将中国的食药用菌技术把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韩世安现正努力地完成恩师刘作喜教授的遗愿,筹资出版《中国大兴安岭大型经济真菌志》,开发研究松桑黄、裂蹄桑黄等食药用菌,为研发可食、可药、可补的大健康产业而贡献余生。
时光匆匆过去了多年,韩世安依旧清楚地记得,恩师刘作喜教授认真做科研的样子,这让他更加真正地明白了什么是求真证伪的科学精神。所以在教导学生时,韩世安也总是告诉学生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勇于质疑、追求真理、追求卓越。韩世安用朴实而深刻的话语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学:“大健康事业本质上是公益事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现在很多人只想赚钱,但健康长寿才是真正的财富。这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才是共同富裕的真谛。”即将过八十岁生日的韩世安老人,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用时间和心血做有意义的事,比挣多少钱都开心。正所谓“有钱不如有命,有命不如活得开心”,让大众得到实惠才是根本。人类未来的出路就在生物医学和大健康产业,不重视这个领域研究的人,就是“健康盲人”,也可以被叫作“康盲”。这番肺腑之言,展现了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耄耋犹存济世志,菌田深耕写春秋”,老科研工作者韩世安,用半世纪的坚守证明:科技报国从无退休时,菌物方寸间自有天地宽。从林场场长到菌类专家,从实验室到博物馆,韩世安始终以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书写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韩世安就像一株倔强的桑黄,继续在祖国的沃土上释放着生命的芬芳,他的故事,必将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大健康事业,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新篇”!